首页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培养方案  教务管理  本科教学  实践教学  专业设置  精品共享课  学院首页 
 
站内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培养方案>>普本培养方案>>正文
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管理暂行办法
2011-09-29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要求、课程设置、学时学分规定等的顶层设计,是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根本大法”。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具体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蓝图,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体现,是培养学生素质和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框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是安排教学任务、规定学习任务、组织教学过程的法定依据,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的重要文本。

第2条 为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于我院改制为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的目标,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高[1998]3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按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3条 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我院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我院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我院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等文件的精神。

第4条 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要充分体现整体优化的原则,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应充分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发展其个性和特长;要充分体现学院的地方性、教学型、师范性、综合性等特点,在突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的前提下,以培养面向地方教育、文化、经济、科技、管理等一线需要的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5条 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我院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

第6条 要科学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把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起来,要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第7条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做到整体优化。要明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不同“知识平台”、不同“专业模块”以及“平台”与“模块”之间的知识衔接。要整合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同类专业间的共同基础课程,要加强内容和体系上的统筹和协调,建立专业类课程平台。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要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的关系,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途径,减少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

第8条 积极推进课程体系、课程平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设。要淡化学科壁垒和界限,鼓励文理交叉,理工渗透。要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周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第9条 各教学系要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国家、陕西、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特点,科学定位,办出优势和特色专业。要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转变结合起来,通过专题研究、讲座、征文、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讨论,逐步确立适应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和观念,使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成为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契机和动力。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 相关专业要积极实施双语教学,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类等专业。

第10条 要遵循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管理工作的程序。要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制订工作。要组织制订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大纲等教学基本文件。专业培养方案一经修订完成,应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章 课程体系的构成

    第11条 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的形式进行建构。“平台”由学科(专业类)的共同知识的课程组成,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设置三个平台,即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以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育人思想。“模块”主要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分流培养,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学生通过限定选修的方式选修某一模块全部课程,或通过任意选修的方式选修某一模块的部分课程,以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和个性要求。“平台+模块”的具体结构见下表。

 

 

类型

平台/模块

内        容

要      求

70%

|

80%

公共基础
平台 30%

1.思想道德素质(思政课)

2.身体素质(体育)

3.大学英语

4.计算机基础

5.大学语文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大学化学等

是进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课程设置要统一,但要求可以不一致,实施分层次设置。

学科基础

平台10-20%

包括学科基础课 学科主干课等

按学科门类打通,是该学科门类中各专业均应修读的课程。

专业基础

平台10-35%

包括专业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等

为该专业中各专业方向的学生都应修读的课程。

20%

|

30%

专业方向模块20-30%

专业方向模块1

专业方向模块2

每个专业方向模块应包括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及专业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设计)等,每个专业至少要有两个专业方向模块,每个模块学分数应一致。

专业任选

模块5%

为拓宽、深化专业知识类课程,包括各专业的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一定量的具有文理渗透、工管交叉的跨学科课程。

公共选修

模块4%

教育心理类 人文社科类 语言类 管理与经济类 理工类 体育类 艺术类

第12条 课程结构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含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及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选修课含专业模块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程。学院教务处组织相关教学系设置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同一学科相关系联合设置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各教学系负责设置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实行课程归口管理。

第13条 公共基础平台。其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教育学与心理学、外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课程。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本科各专业必修课,全院统一安排。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课程,按教学时数设置课程模块,供各专业选择安排。公共教育学与心理学课程纳入教师教育模块。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一要求,各专业原则上按附件1统一安排。

大学英语课程,外语教学分“大学英语”和“专业外语”(含科技外语)两个阶段,学习和应用不断线,其中,“大学英语”为全院必修课。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专业外语(含科技外语)分别安排在三、四年级,学分数掌握在4学分。各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可采取不同的形式,但必须妥善安排,取得实效;有关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可与专业外语课统筹安排;第四学年专业外语教学与毕业论文(设计)文献阅读、综述相结合,单独考核。在外语教学全过程中应切实加强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计划见附件2)

公共体育课,包括基础教学和选项教学两个部分,课内教学安排在第一、二学年,每学年按有关规定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使学生不仅能锻炼出强健的体魄,而且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具体安排见附件2)。

 计算机基础课程,为适应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努力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和教材建设,逐步推行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模块化、弹性化,推行标准化免修考试,积极探索在网络上开展教学、答疑、作业、考核的新模式,确保计算机基础教学上新台阶。全国计算机等级一、二级考试的通过率是衡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计算机基础课的具体课程结构划分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两个模块,计算机文化基础全院打通,计算机应用基础按专业要求实行分层教学(具体安排见附件2)。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课程,学院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不同要求,开设多级、多门不同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此类课程,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实际,选择本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和级别(见附件3)。

第14条 学科基础平台。其是该学科门类中各专业的学生均应修读的课程,在学科门类下各专业中打通。在设置学科基础课时应包括:学科基础课、学科主干课、跨学科课等。这一平台,主要是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范围,增强学生适应性。

第15条 专业基础平台。其主要为专业基础课、必要的实践环节等。专业基础平台是该专业中各专业方向的学生均应学习的课程,其课程设置围绕教育部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规定的专业主要课程来设置。

第16条 专业方向模块。其性质为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应既能紧贴社会,从社会需求出发,又反映学生的志趣爱好和个性差异。每个专业一般至少设置两个以上专业方向模块,师范类专业必须将“教师教育模块”作为主要专业方向模块,每个模块学分数必须一致。学生通过限定选修的方式,应至少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模块,并按要求学完该专业方向模块的全部课程,达到合格。

第17条 任意选修模块。其为拓宽、深化专业知识类课程。各教学系应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开设一定量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一定量的具有文理渗透、工管交叉性的跨学科选修课,供学生修读。学生根据需要可在各系开设的跨学科选修课和学科选修课选课,也可在其他模块中选课。

第18条 公共选修模块。包括教育心理类、语言类、人文社科类、管理与经济类、理工类、体育类、艺术类7大系列课程,学生可在其中选修至少3个系列、6学分的课程,其中理科类学生必须选修2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和2学分艺术类课程;文科类学生必须选修2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和2学分的艺术类课程。

第19条 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认真总结我院师范教育的办学经验,充分利用教育学的学科优势,按照教师教育专业化和一体化的要求,打破现有相对封闭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富有弹性的、相对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努力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进一步加强学科基础,充实加强教育类课程,实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和整体化,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办法是:学生在入学时不再区分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入学后前两年统一在相关系进行学科专业训练;学生在入学后第三年的专业分流中,设置教师教育类模块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身条件以及学院的有关规定,自主选择是否修读;选择非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学生,可通过任意选修的方式选修教师资格类课程,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学分制平台上的自主选择,凡拟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必须修读完学院规定的教师教育课程,并取得规定学分。教师教育模块课由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三个系列的课程群组成。(详见附件4)

第20条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旨在培养、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学研究、第二课堂等。对于集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应以列表或其它形式单列,以突出和明确实践教学。隐含在各门课程中的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应在教学计划中明列,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 各教学系要加强课程实验教学,在课程设置中除设置必要的验证型实验外,应突出设计型、综合型、自创型实验课。在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条件下,合理确定理论课时和实验、实习课的比例。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应充实、详细、明确,并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实习环节应按不同学科特点予以安排。校外实习(包括社会调查),一般至少安排2次,工科类应安排生产实习。每次实习应尽可能与理论教学、专业劳动相结合,按实习大纲实施。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7学期,共8周时间。要努力开拓产学研结合的渠道,积极进行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积极开辟学校与社会双向联系和学生实践锻炼与服务社会的新渠道。

科学研究 各教学系要将科学研究纳入教学要求。除毕业设计(论文)外,在前七学期中应安排1—2次学年论文或综合设计之类的科研环节。

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一般应在一个学期内完成,个别特殊专业可分两学期进行。论文性题目一般安排在8周以上(含毕业实习或调研),设计性题目周数可安排略长一些。各教学系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成绩评定及质量检查等规范化建设,切实保证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质量。

第21条 学位课程。为保证学位质量,每个专业要在主要课程中,至少选3门课程作为学位课程,其中,师范类专业必须选1门教师教育课程作为学位课程。所有学位课程考核成绩达到70分是获得学士学位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四章 学时、学分安排与计算

第22条 学分安排。四年制本科专业毕业课程总学分一般为:文科类150—155学分;理工科155—160学分,特殊专业(艺术、音乐等)166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平台所含课程学分≤45,占课程总学分的30%;学科基础平台所含课程学分15-30,占课程总学分10-20%;专业基础平台(按专业招生者不设学科基础平台)所含课程学分15-50,占总学分10-35%;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所含课程学分30-45,占课程总学分的20-30%;专业任选模块学分8,占课程总学分5%;公共选修模块学分为6,占课程总学分的4%。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应占总学分比例为:文科类不低于10%,偏重应用型的专业不低于15%;理、工科类不低于15%,偏重应用型的专业不低于20%,实践环节总学分为20-30学分。

性质

平台/模块

学分

总课时

占总学分%

备注

公共基础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

≤45

≤810

30%

落实实践课时

大学英语

综合+听力

计算机基础

分层+选修

体  育

公修+选项

大学语文

分层分科

高等数学

 

 

 

也可纳入学科基础平台

大学物理

 

 

 

大学化学

 

 

 

学科基础平台

15-30

270-540

10-20%

 

专业基础平台

15-50

270-900

10-35%

 

专业方向模块

30-45

540-810

20-30%

 

专业任选模块

8

144

5%

 

公共选修模块

6

108

4%

 

其中:实践教学环节

20-30

 

10-20%

 

第23条 学分计算。课程学分的确定,按课程授课时数,采用以下计算方法:以0.5学分为最小单位,根据“三进二退,七下八上”的原则计算。理论教学以课堂授课18学时计1学分,公共体育课、实验课、英语听力以36学时计1学分,集中进行的综合设计、实习(含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原则上每周计0.5学分,分散进行的满36学时计1学分。入学教育、毕业鉴定、公益劳动等只进行考绩,不计学分。

第五章 毕业与学位

第24条 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学制4年,学生在校学习可在3-6学年内完成学业。

第25条 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在修满主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后可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的学生,可以报考研究生或参加当年毕业生就业。

第26条 具有正式学籍的本科学生在允许学习年限内取得毕业资格准予毕业,已满规定学习年限而未修满规定学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第27条 学生取得本科毕业资格,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例,可授予相应学科的学士学位。

第六章 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

第28条 框架结构。我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13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培养目标

2.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3.主要课程

4.学位课程

5.学制

6.毕业最低学分及要求

7.授予学位及要求

8.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9.教学计划总表

10.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含集中实践性教学表)

11.专业周程表

12.有关说明

13.课程简介

第七章 进程安排与基本要求

 

第29条 进程安排。我院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按教务处制定的进程、以教改立项的形式进行,一般安排5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教务处负责出台“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第二阶段由教务处会同承担学院公共课教学任务的系构建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体系,完成“陕西教育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管理办法”。第三阶段由各系进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论证和完善,于规定的时间内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书面和电子文本)交教务处教学科。第四阶段由教务处审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五阶段由教务处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编印成册并在网上公布;各院系组织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整理后的教学大纲交教务处教学科。

第30条 基本要求。各系领导要高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系主任是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组织本系各专业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骨干力量对人才培养方案各个环节进行研究,按专业培养目标拟定专业教学计划。在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广泛听取意见,要采用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必要时也可吸收中小学、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参与讨论;各系应组织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本系各专业拟定的教学计划进行论证、审议、修改,由系主任审定后报教务处。各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认真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各系要严格按照进度完成任务,教务处要及时公布各系的进展情况。

第八章 附则

第31条 本办法自院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之日试行。

第32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1.    陕西教育学院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一览表

2.    陕西教育学院大学英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一览表

3.    陕西教育学院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化学、大学物理课程设置一览表

4.    陕西教育学院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设置一览表

5.    陕西教育学院公共选修课一览表(样表)

 

 附件:

1.陕西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  程

学分

周课时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考试/

考查

开设学期

备注

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

3

3

54

40

14

考试

文史类第1学期

理工类第2学期

政法专业

免修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4

108

72

36

考试

理工类第3学期

文史类第4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36

27

9

考试

理工类第1学期

文史类第2学期

历史、政教、汉语言文学专业免修

马克思主义原理

3

3

54

36

18

考试

文史类第3学期

理工类第4学期

政教专业

免修

形势与政策

2

 

96

 

 

考查

1-6学期

讲座。每学期每班四讲,每讲四课时

思想政治

理论课社会实践

2

 

 

 

 

 

安排在假期进行

 

合   计

16

 

348

175

77

 

 

 

当代世界

经济与政治

2

2

36

36

 

考查

 

纳入全院

公共选修课计划

 2.陕西教育学院大学英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  程

学分

周课时

总学时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考试/

考查

开设学期

备注

大学英语1

4

4

72

72

 

考试

1

其中听说与综合课

的学时比例为1:3

大学英语2

4

4

72

72

 

考试

2

大学英语3

4

4

72

72

 

考试

3

大学英语4

4

4

72

72

 

考试

4

实用英语能力训练

3

3

54

54

 

考查

选修课,纳入全院公共选修课计划,不计入公共基础平台总课时

合   计

16+3

 

288

288

 

 

 

 

公共体育1

1+1

2+2

72

72

 

考试

1.2

 

公共体育2

足球

1+1

2+2

72

72

 

考试

3.4

公共体育2为选项课程,学生可从开列的10门课程中任选2门修读

篮球

1+1

2+2

72

72

 

考试

3.4

排球

1+1

2+2

72

72

 

考试

3.4

乒乓球

1+1

2+2

72

72

 

考试

3.4

羽毛球

1+1

2+2

72

72

 

考试

3.4

体育舞蹈

1+1

2+2

72

72

 

考试

3.4

健美操

1+1

2+2

72

72

 

考试

3.4

武术

1+1

2+2

72

72

 

考试

3.4

定向运动

1+1

2+2

72

72

 

考试

3.4

田径

1+1

2+2

72

72

 

考试

3.4

合计

4

 

144

144

 

 

 

 

计算机基础

5.5

6

108

80

28

考试 

见注

 

合计

5.5

 

108

80

28

 

 

 

计算机选修课

个性化网页设计

2

2

36

 

 

考查

 

纳入全院公共选修课计划

Internet技术及应用

2

2

36

 

 

考查

 

电子商务

2

2

36

 

 

考查

 

多媒体CAI网络化

远程教学技术

2

2

36

 

 

考查

 

备注

1.计算机基础课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两个模块,文科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修读VISUALFOXPRO,理工科各专业修读C语言程序设计。

2.计算机基础课程在1.2学期开设,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有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音乐学、历史学、公共事业管理、体育教育、化学、应用化学、旅游管理、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等。第二学期开设的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应用心理学, 后续新增设的本科专业原则上在第二学期开设。


3.陕西教育学院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化学、大学物理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  程

学分

周课时

总学时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考试/

考查

开设学期

内容

适用

专业

备注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2.5

3

54

36

18

考查

2

 

理科

供各专业选修

应用写作

2.5

3

54

36

18

考查

2

 

文科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A

6

6

108

108

 

考试

1

一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

物理

机电

计算机

可纳入学科基础平台

4

4

72

72

 

考试

2

常微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

高等数学B

4

4

72

72

 

考试

1

一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不讲傅立叶级数)

化学

生物

地理

 

4

4

72

72

 

考试

2

常微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不讲场论)

高等数学C

4

4

72

72

 

考查

1

一元函数微积分

文科

高等数学选修模块

线性代数

2

2

36

36

 

考试

2或3

行列式、矩阵、初等变换、线性方程组、向量组线性相关性

 

供相关专业构建学科基础平台或专业基础平台时选修

线性规划

2

2

36

36

 

考试

2或3

 

 

概率统计

2

2

36

36

 

考试

3

一维(事件与概率,一维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统计初步)

 

概率统计

4

4

72

72

 

考试

3

多维(事件与概率,一维随机变量,数字特征 二维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极限原理,数理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

 

复变函数

4

4

72

72

 

考试

4

 

 

数理方程

4

4

72

72

 

考试

4

 

 

积分变换

2

2

72

72

 

考试

4

 

 

 

 

3.陕西教育学院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化学、大学物理课程设置一览表(续)

课   程

学分

周课时

总学时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考试/

考查

开设学期

内容

适用

专业

备注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A

5.5

5

108

90

18

考试

2

力学、机械震动和波、光学、电磁学、刚体转动、近代物理简介

工科各专业

可纳入学科基础平台

大学物理B

5.5

5

108

90

18

考试

2

力学、机械震动和波、光学、电磁学、分子动理论、热力学近代物理简介

理科各专业

大学物理C

4

4

72

72

 

考试

2

力学、机械震动和波、光学、电磁学、分子动理论、热力学近代物理简介

专科

文科物理

2

2

36

36

 

考查

 

 

 

公共选修课

大学化学

基础化学

5

6

108

108

36

考试

1

化学原理、无机物、分析化学概论

生物

可纳入学科基础平台

大学化学A

3.5

4

72

54

18

考试

2

化学基本定律、结构与性质、电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

理工科本科专业

大学化学B

2.5

3

54

36

18

考试

2

化学基本定律、结构与性质、电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

非化学、生物、地理理工科专、本科各专业

化学与社会

2

2

36

36

 

考查

 

化学科学思想方法概述、化学发现的艺术、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

文史、艺术类专本科各专业

公共选修课

 

 

 

 

 

 


4.陕西教育学院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学时

分配

考试

考查

开设

学期

备注

讲课

实验

必修课

教育学科课程

 

●教育学

3

3

54

54

 

 

5

共10学分

 

●教育心理学

3

3

54

54

 

 

6

 

●教师职业道德

2

2

36

36

 

 

6

 

●普通话口语训练

2

2

36

36

 

 

6

教育技能课程

 

书法

2

1+1

36

18

18

 

1.2

共8学分

 

现代教育技术

2

2

36

36

 

 

7

 

学科教学法

4

4

72

72

 

 

6

教育实践课程

 

教育见习

1

 

 

 

 

 

 

5.6

共11学分

 

教育实习

4

 

 

 

 

 

 

7

 

毕业论文

6

 

 

 

 

 

 

8

合计

29

 

324

306

 

 

 

 

 

选修课

教育学科课程

 

●教育政策与法规

2

2

36

 

 

 

7

选修6学分课程

 

教育研究方法与

论文写作

2

2

36

 

 

 

7

 

中外教育比较

2

2

36

 

 

 

8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2

2

36

 

 

 

7

 

教育社会学

2

2

36

 

 

 

8

教育技能课程

 

青少年心理发展

2

2

36

 

 

 

8

 

教育评价

2

2

36

 

 

 

8

 

教学设计与教学训练

2

2

36

 

 

 

7

 

多媒体课件制作

2

2

36

 

 

 

7

 

班级管理

2

2

36

 

 

 

7

 

教育测量与统计

2

2

36

 

 

 

8

合计

6

6

108

 

 

 

 

 

 

1.带“●”者为教师资格类课程,非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可以通过任意选修的方式修读;

2.各专业可以将教师教育类课程作为一个专业方向模块来设置;

3.必修课中的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安排在第5.6.7学期进行;

4.选修课在第7.8两学期安排,各专业可将其纳入任意选修课,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从中选修至少6学分的课程;

5.教育见习主要由教育考察、教育服务、备课、试讲以及下中学观摩听课等组成,原则上安排在第6.7学期进行;

6.教育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时间8周,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指导教师由各院系及承担教师教育类必修课教学的教师组成;

7.所有学期的见、实习都要求学生提交见习、实习报告、调研报告、小论文等形式的成果;

8.毕业论文:一般撰写中学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安排在第8学期,时间8—12周;9.教师教育专业分流时间:第3学期末作初选,以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第4学期(每年四月份)作最后确认。

5.陕西教育学院公共选修课设置一览表(样表)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学期

课程

类别

开课系

 

 

 

 

 

教育

心理类

教育系

 

 

 

 

 

 

 

 

 

 

 

 

 

 

 

语言类

中文系

外语系

 

 

 

 

 

 

 

 

 

 

 

 

 

 

 

人文

社科类

 中文系

 政法系

人文环境系

外语系

 

 

 

 

 

 

 

 

 

 

 

 

 

 

 

语言类

中文系

外语系

 

 

 

 

 

 

 

 

 

 

 

 

 

 

 

理工类

数理工程系

化学系

生命科学系

计算机系

 

 

 

 

 

 

 

 

 

 

 

 

 

 

 

管理与经济类

教育系

政法系

 

 

 

 

 

 

 

 

 

 

 

 

 

 

 

艺术类

 音乐系

艺术设计系

 

 

 

 

 

 

 

 

 

 

 

 

 

 

 

体育类

体育系

 

 

 

 

 

 

 

 

 

 

 

 

 

 

 

 

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图书馆等

备注

1.学院的公共选修课按教育心理类、语言类、人文社科类、理工类、管理与经济类、艺术类、体育类7大类课程进行设置,学生可在其中选修至少3个系列、6个学分的课程,其中理科类学生必须选修2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和2学分艺术类课程;文科类学生必须选修2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和2学分的艺术类课程。

2.公共选修课研制与开设的主体是某大类课程之学科与专业所在的教学系,请各开课系高度重视有特色、高水平公共选修课的研制与开发工作。

3.自《陕西教育学院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管理办法》颁布之日起,在8周之内由各开课系、部、中心、馆等完成公共选修课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交教务处审定后颁布实施。

已是首条
下一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务处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大道

电话:029-81530059